
海南岛的丛林深处配资股票网站,解放军火箭军军士长赵静启动发射程序的那一刻,标志着中国战略威慑力量迎来新的里程碑。
东风-31AG洲际导弹呼啸升空,27分钟后精准命中数千英里外的南太平洋靶场。这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首次进行全程跨太平洋洲际弹道导弹试验,向世界展示了可信的二次核打击能力。
(图1)

选择东风-31AG进行这次历史性试射(图1)颇具深意。虽然这不是中国最先进的洲际导弹,但恰恰证明了中国核威慑力量的成熟可靠。
作为火箭军的\"骨干\"力量,东风-31系列代表的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战备能力。其全地形作战特性在这次试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——在台风天气中机动,从茂密丛林里发射,展现了中国核力量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和反击能力。
从技术层面看,东风-31AG的进步令人瞩目。一体化高机动发射车取代了早期的牵引半挂车,自调平稳定器大幅降低了对发射场地的要求。这意味着只需要一块相对平坦的土地,导弹就能快速竖起发射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升级,使发射准备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。这种\"停、射、跑\"的能力,极大提升了核力量的生存概率和反击效能。
(图2)

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应用更是关键突破。东风-31AG(图2)能够携带三到五枚分导弹头,配合诱饵装置,形成对导弹防御系统的饱和攻击能力。这彻底改变了战略博弈的规则——即使对方拥有先进的反导系统,也很难拦截所有来袭弹头。这种突防能力的提升,使中国的核威慑变得更加可信。
这次试射的地缘政治意义不容小觑。弹着点选择在法属波利尼西亚附近,距离夏威夷仅数千英里,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:中国具备覆盖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。在美国持续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,这次试射是对\"战略竞争\"最直接的回应。
它表明中国有能力和决心维护自身安全利益,任何试图通过军事优势施压的企图都将面临巨大风险。
(图3)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始终坚持\"不首先使用\"核武器的政策。正因如此,二次打击能力的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。东风-31AG展示的全地形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,确保了中国核力量在遭受首轮打击后仍能实施有效反击。
这种能力的存在,实际上提升了战略稳定性——因为任何先发制人的打击都难以确保完全摧毁中国的核反击力量。
与潜射弹道导弹巨浪-2(图3)的\"姊妹\"关系,更凸显了中国核力量体系化发展的思路。\"东风出海\"的技术共享模式,实现了陆基与海基威慑力量的协同发展。这种\"一个系统,两个型号\"的研发理念,既节约了研制成本,又加快了部署进度,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多层次、全覆盖的核威慑体系。
这也表明中国正在构建机动发射与固定发射相结合的核力量结构,进一步提升核威慑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。这种多元化部署方式,使对手难以通过单一手段削弱中国的核反击能力。
#热问计划#
顺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